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一道蓝光闪过华北上空,顿时天崩地裂。仅仅12秒钟的时间,一座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倾刻间变成一片废墟,共造成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20世纪全球地震史上死亡人数居首的城市地震灾难。
唐山大地震后,内蒙古医院第一时间组织多个科室相关专家组成医疗队紧急支援灾区、接收伤病员。作为医务工作者,医疗队员们非常清楚,医疗队早走一分钟,危重病人的生命就可能被挽救。
在各方支持下,医疗队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出发,抽调的很多医务人员在接到任务后,都是从单位直接出发的。那时候没有电话,许多医疗队员出发时家里人都不知道。
1976年,那时我国的国力还不够强大,物资匮乏,救灾难度难以想象。当时,帐篷不够用,他们就搭建几个席棚,在席棚下面进行救援;消毒酒精不够用,就用行医战备的小锅进行高温消毒;骨折的病人太多,夹板不够用,就从废墟里取材,找些木棍用来固定……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没有一个人有怨 言,大家都积极想办法应对,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这些故事只不过是内蒙古医院乃至全国救援人员的缩影。距离当年的灾难已过去49年了,那场旷世灾难带走了唐山24万人的生命。虽然伤痛无法被磨平,但面对灾难时救援人员与唐山人民患难与共、守望相助,所展现的救死扶伤、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得到了永恒的传承,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段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