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抗洪救灾的日子里
来源:医院文化与院史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3.27
浏览次数:42
字体:

  1998年发生在长江流域、嫩江、松花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考验着中国人民的心智和品格。
  兴安盟为嫩江分洪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万亩良田被毁、房屋倒塌,洪水和疾病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奉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之命,由内蒙古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抗洪医疗队在队长卢计成的带领下紧急出征。
  母亲告别了襁褓中的婴儿,小伙告别了热恋中的女友,甚至好几个人留下了遗书,随时准备为人民献身。
  兴安盟地处丘陵地带,地势复杂,几大河流洪水泛滥,交通阻隔,队员们随时都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医疗队的任务是现场诊断、调查疫情、发放药品、预防重大疾病发生。短短 24 天,他们走遍了扎鲁特旗、科右中旗等大大小小的旗县、村镇、苏木嘎查。一袋方便面、一瓶矿泉水是他们一天的干粮,下一顿饭到哪里吃,谁也不知道。
  三两个人一组,每人每天要背三十公斤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有汽车是最好的待遇;碰上毛驴车、勒勒车算是幸运;道路被冲毁,大部分还得靠步行。有的脚磨破了,拄上拐杖接着走;有的拉肚子,吃两片药挺一挺;有的得了带状疱疹,疼痛难忍还去送医送药。有时要坐冲锋舟到河的对岸,有时要趟着齐胸的洪水走到只有几户人家的村子。没有任何通讯设备,有时会跟组织失去联系。学校、场院、临时搭起的帐篷是他们的住所,老乡们半生不熟的呼苞米他们吃得最香。更有时候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需要他们去面对……即使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没有一个队员退缩,因为他们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他们是党和政府派来的医疗队。
  

医院抗洪救灾医疗队载誉而归

    时任医院儿科主任王文兰激动地回忆道,“灾区老乡对我们的那种欢迎,不仅仅是医生给他们看病的那种,更多的是把党的温暖带到灾区,我们送去的不仅仅是医药,更多的是对灾区人民的关怀”。
  灾民把医疗队当成了和解放军一样的救星,自觉地帮助他们推车,为他们送饭,兴安盟党委为他们披红戴花,表彰他们的行为,医院领导和职工敲锣打鼓欢迎他们的凯旋归来。